“我还会来上海看望您”——来自上海闵行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真实故事

上海闵行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留观人员解除隔离后与医护人员合影、
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5日电(孙国根卫民)为及时有效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自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以来,闵行区首先在全市设立了集中医学观察点,对重点地区来沪返沪人员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。这些集中医学观察点自开办以来,医护人员一丝不苟,严谨真情,让不少被隔离观察者从最初的抵触、焦虑,逐渐理解、配合,直至临别时依依不舍,并留下感激话语。
据了解,集中医学观察点每天的工作就是询问流行病史、两次测温,记录隔离观察报表、送餐、垃圾处理、消毒等,繁琐而枯燥,但医护人员就是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。
“你看我戴N95口罩了吗?”
2月2日是闵行区古美集中医学观察点启用首日。晚上接收了一名小伙子,身边还陪着两名警察和一名医生。那天当班的是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科护士侯丽鸿。登记完个人信息,签字、宣教、测体温、发放日用品,随后一起送至房间。没等侯丽鸿完全打开安全通道的铁门,小伙子探头看了一下,一条深深的过道,便下意识地往后转身要走。侯丽鸿一看这情形,一边走在前面引路一边安慰他:“小伙子不用怕跟我走,这里是宾馆,条件挺好的,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你也是为了保护别人。”侯丽鸿和警察把小伙子送进房间,准备离开时,他突然快速转过身执意要回家,一会儿说要拿洗漱用品、一会儿要拿换洗衣物。双方僵持了10多分钟,经反复劝说小伙子才勉强同意住下。警察刚离去,小伙子又提出了要求:“姐姐我怕,我需要N95口罩。”此刻的侯丽鸿感觉得到对方的无助、恐惧,于是耐心和气地说:“你看我戴N95口罩了吗?看到接你的医生和警察戴N95的口罩了吗?你目前没有发热,只是医学观察,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。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,我们会给你提供相应防护物品的。放心吧!”最终他理解了,安心地留了下来。
“我也会成为一名生活的斗士!”
2月17日,一位新冠肺炎刚出院的姑娘入住闵行区浦锦集中医学观察点6楼,这位特殊的隔离观察对象平时抵抗力较弱,有过甲减病史,伴有轻度心理焦虑。观察点的医护人员群策群力,尽力为她做好健康管理。得知这名姑娘在感染之前一直服用中药调理身体,中医全科陈双佳医生根据她目前状况,调整中药处方,安排代煎送至住处。考虑到姑娘长时间在房间内,运动量小,且体质虚弱,又特地为她编排了一套简易八段锦健身功法,每逢陈医生当班,就会到6楼走廊里教姑娘打八段锦。陈医生说:“穿着隔离衣一对一教她练习八段锦,帮助她提升身体素质,好过瘾。”姑娘给陈医生回复的信息是“真的十分感谢,一场特殊的疾病,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。我现在很好,也会成为一名生活的斗士!”。
“我还会来上海看望您”
在古美集中医学观察点,有一位名叫常远的留观人员,因患强直性脊柱炎,每月要进行一次皮下注射治疗,而这两天又到了该打针的日子。由于事发突然,随身没有备药。获悉此事,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科主任周美萍主动承担了配药任务。在区卫健委的协调下,上海仁济南院伸出了援手,开辟了绿色通道。次日一早,周美萍冒着大雨驱车前往仁济南院,半小时不到就为小常配到了药品。因为还缺一个药,不巧雨天医药公司配送车辆发生了故障,她又立马赶过去与医药公司车辆汇合……2小时后,周美萍安全地把药送到观察点护士的手上,让小常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治疗。隔离还在继续。为了便于联系,周美萍加了小常的微信。因为是外乡人,小常渴望吃带有油包的辣泡面,渴望着螺蛳粉、辣椒酱,也渴望吃火锅。于是他会在微信里提些小要求,委托周美萍代买所需食品。周医生总是照办。在解除隔离的倒数第二天,小常在朋友圈更新了这样一条微信:“返沪隔离第13天,身体状况良好,还有1天,后天早上就可以出去啦!我还会来上海看望您周医生,隔离的日子,让我一个外乡人彻底认识了上海人。”

在上海闵行区吴泾集中医学观察点,人们驻足观看“温馨墙”。
“感谢医护工作者,你们辛苦了”
闵行区吴泾集中医学观察点至今已设立了一个月,当记者再次走进这里发现,在医护人员工作的清洁区域多了一面“墙”,一面由只言片语“砌成”的温馨墙。上面的内容,都是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语。原来这是陆续解除留观的隔离人员留下的。“感谢王医生、陈医生等工作人员……”“由衷地感谢所有医护工作者,你们辛苦了!”“希望中国能够早日战胜疫情,辛苦了医生护士们!”“感谢过去十多天里医生护士们对我们的默默付出,武汉加油,中国加油!”还有一张是小朋友画的爱心画作。这里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在岗,悉心照看每位入住留观人员的健康状况,尽心尽责。虽说彼此之间有着一层“隔离”,与医护人员十多天的相处时间也不长,但每当留观日解除,他们总会写下“只言片语”以示衷心感谢,虽然只有寥寥数语,但传递出的却是真情实感,对医护人员辛勤工作的充分肯定。
更多相关资讯
- 20-08-25 广告第九届盘古大会104位医生关于心血管疾病说了些新方向
- 20-03-05 仁济医疗队完成雷神山医院首个跨病区护理会诊 为压力性损伤重症
- 20-03-05 龙华医院陆巍:待到春花烂漫时,惟愿江城展新颜
- 20-03-05 志愿者“一岗双责” 给特殊患者多一点关爱
- 20-03-05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更重 上海医疗队整体治疗方案有三大特点
- 20-03-05 “复旦肿瘤”乳腺癌5年生存率15年连续走高探索 新模式 提升临床
- 20-03-05 “我还会来上海看望您”——来自上海闵行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真实故
- 20-03-05 “因为我明白,血小板对他们而言,意味着什么!”
- 20-03-05 疫情当下,简单几招教你在家自测孩子视力
- 20-03-05 “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”上线,足不出户也能看病取药
推荐内容
更多>>热点内容
更多>>- (20-08-25) 广告第九届盘古大会104位医生关于心血管
- (20-03-05) 仁济医疗队完成雷神山医院首个跨病区护理
- (20-03-05) 龙华医院陆巍:待到春花烂漫时,惟愿江城
- (20-03-05) 志愿者“一岗双责” 给特殊患者多一点关
- (20-03-05)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更重 上海医疗队整
- (20-03-05) “复旦肿瘤”乳腺癌5年生存率15年连续走
- (20-03-05) “我还会来上海看望您”——来自上海闵行
- (20-03-05) “因为我明白,血小板对他们而言,意味着
- (20-03-05) 疫情当下,简单几招教你在家自测孩子视力
- (20-03-05) “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”上线,足不出户也